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九十四章 这才叫音乐节(2 / 5)

加入书签

杰奎琳迅速仿效Live Nation和AEG Live两大现场演出巨头成熟的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瀚现场的公司架构,并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与融合。聘用的高管,也基本上都来自这两个集团。

瀚现场市场营销部门的高级副总裁,艾米-莫里森,来自AEG Live的子公司certs West。艾米2000年2月加入AEG Live,时至今日已经在世界第二大现场演出集团工作了十六个年头。职业生涯伊始,艾米-莫里森的职位与职责就一直与市场营销挂钩,在AEG Live集团总部的市场营销部门工作了十二年,又于2012年接受职务调动,加入集团旗下专门为摇滚和流行明星制作巡回演唱会的certs West。

在接受瀚现场的工作邀约之前,艾米-莫里森担任过尼尔-戴蒙德、Blink-182、The H.O.R.D.E.音乐节的营销总顾问,并且负责了弗利特伍德麦克、雅尼、布兰妮-斯皮尔斯、老鹰乐队、保罗-麦卡特尼还有汤姆-佩蒂过去四年来所有演出的具体营销工作。

丰富到不可能再丰富的一手市场经验,以及跟各大巨星密切的合作关系,是杰奎琳-贝托挑中艾米-莫里森的主要原因。刚刚成立的瀚现场,需要这些在业内积累了十数年人脉的前辈护法,公司正在跟Apple Music进行前期筹备的,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奇音乐节,也必须倚仗类似的巨星网络才能顺利落地。

而艾米-莫里森选择离开AEG Live的理由也很简单——对于她来说,在AEG Live的职业生涯,已经触及到了那个无法突破的玻璃天花板。2016年的美国娱乐工业,已经比几十年前有了巨大的改善,但是由性别、种族、国籍还有文化交织而成的阴云,依然笼罩在所有“少数派”的头上。

即使是纯正的盎格鲁-萨克逊白人女性,即使在AEG Live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十六年,即使她的能力在集团内部横向比较鲜有敌手,艾米-莫里森还是没办法拿到AEG Live的高级副总裁职位,统御整个集团的市场营销工作。

那个位置,从集团创建以来,就是留给男人的。女性想要进入集团的高管团队?没问题,试试看首席运营官和财务部门副总裁这种对内的后端岗位,或者首席数字官这种几年前才设立,暂时还无人问津的冷板凳。

艾米-莫里森并非没有向集团董事会争取过应有的晋升权益,但最终得到的答复,就是让她去一家还不错的子公司,在那里过过“高级副总裁”的瘾。

这是艾米-莫里森这种将职业生涯视为全部生命的女强人,所不能承受的折辱。

环球媒体与商业赞助部门的负责人劳拉-麦克沃特,还有音乐节部门的负责人奥里-布利斯坦,两位Live Nation的资深员工,基本上也是因为相似的理由而选择离开行业龙头,加入新近成立的瀚现场。劳拉的专长,是媒体和商务部门的团队搭建、企业赞助、品牌管理、全球巡演和活动激活,在短短三四年的职业生涯中,她为超过十五家财富五百强公司服务,完成了总价值数千万美元的B2B或者B2C营销活动,形式包括音乐会巡演、节日活动、数字媒体促销、消费者抽奖和名人代言等。

换句话说,仅在Live Nation呆了不到五年,她就带领一只小团队为Live Nation贡献了八位数的商业赞助收入。但Live Nation内部强者如林,想要在这种大机构里熬年资熬到高级副总裁的位置,确实不如先跳出去做一番成绩为好。

至于奥里-布里斯坦,这位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,在Live Nation总部担任高级品牌经理的犹太后裔本来是职场晋升的完美模板,可惜他是一位……异常活跃的同性恋权益人士。

这样的职员,Live Nation非常乐意留下作为多样化职场的模范员工,但想要把高级经理这个职位再往上提升一个档次,还是会面临一些比较现实的因素。

倒不一定是管理层或者董事会对性少数派有什么歧视,很多时候,单纯是因为,把他按在一个无人理会的角落,会避免很多“认知问题”。

一个集团的中层,流程琐碎一些、规矩繁杂一些无甚大碍,但总裁办公室和董事局会议室,更注重畅所欲言的高效,而不是小心翼翼的合规。

无论事实如何,至少这是Live Nation,以及它的母公司自由全球,一直秉持的观念。

在创始人约翰-马龙的眼中,Live Nation、F1、SiriusXM,还有之前卖给AT&T的DirecTV,想怎么包装就怎么包装,想怎么鼓吹进步就怎么鼓吹进步,反正在现在的美国社会,传媒集团想要赚钱,就必须得搞这一套表面功夫。

但他视线所及之处,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越少越好。

美国绝大多数的娱乐龙头和传媒巨舰,都是这样的奇怪结构。表面持有的资产,清一色都是支持民主党,倡导所谓进步主义的自由派,但越往核心走,就越能看见它们的保守主义内核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