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9章 李会长在线大撒币(2 / 4)

加入书签

“现在老爷们自身难保,顾不上咱们。”李郁笑道。

衙门的书吏,都是维格堂的好朋友。

邸报,来往公文,抄送一份,就能换银子。

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,行文的级别,从百十文到1两银子不等。

这等好事,哪儿去找。

工作之余,顺手抄写几份,举手之劳。

对于李郁来说,等于是了解了清廷和地方官府的大部分动态。

唯一不好的是,太费钱了。

范京吐槽了好几次,一个月给书吏们发了1000多两的信息费。

卖了一座山的煤饼,都没赚回来。

若不是李郁一向算无遗策,这些人早就要抗议了。

“其实,我们也未必要在本府地面上招揽流民。”

“啊?”

“买奴。”

李郁转过身,眼神灼灼。

杜仁一惊,不知是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样,问道:

“去外地,从人牙子手里买?”

“可以。”

两人走在矿区,如同置身月球表面。

地无三尺平!

走路要特别留神,不然就摔倒。

不远处的一个坑口,突然冒出了一个黑色的“土拨鼠”。

再一看,竟然是个人。

背着一筐煤矿,走到了过秤处。

杜仁忍住笑,说道:

“这样的坑口,咱们这有几十个。”

“别过去了,万一塌方,怕是出师未捷身先死。”

……

“52斤。”

过秤处,一个管事吆喝道。

然后,拿给了矿工几个筹子。

“这是?”

“我刚改的规矩,超出80斤后,多劳多得,每天下工时发铜钱。”杜仁解释道。

“挺好。”

李郁一听就明白了,

杜仁不愧是府城大讼师出身,脑子活泛。

这些流民,出卖劳动力,换取一日三餐。

心里自然是不甘的。

若有机会,谁不想返乡呢。

从李家堡的花名册,他就看出来了。

矿工因积极表现,加入护卫队的寥寥无几。

这一招,不好使。

“产能要扩大,起码双倍。”

“有难度。”

杜仁面露难色,他解释了一下挖煤的难度。

先得挖竖井,抵达煤层后,再横向挖掘。

每掘进一段,就要用木头加固,否则有塌方的危险。

即使如此,每天的伤亡人数都超过一只手。

从潘家挖来的老师傅也来了。

他说挖竖井太费工时了。

而潘家在徽州的私矿,煤层很浅。

竖井只需要挖个五米左右,就碰到煤层了。

……

李郁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。

“老师傅,能不能直接炸?”

“啊?”

“我的意思是,把眼前这个山头,炸掉一半,那样不就省事了。”

“这,这~似乎也可行啊。”

老师傅陷入了苦苦的沉思。

“你算算,需要多少火药。”

“行。”

爆破用的火药,硫磺占比极高。

几乎接近八成。

这玩意,大清朝很少出产。

东边的邻居,倒是盛产。

皇商的进货渠道,似乎就是东边邻居。

ap;lt;divcss=ap;ot;advap;ot;ap;gt;五叔验过货,说纯度非常高。

除了火山附近出产的,想不出其他可能了。

工业化,

是一环扣着一环,哪一环掉链子,都没法推进。

李郁感慨,穿清后想搞工业化。

结果,搞了个不伦不类,越来越依赖人工了。

煤铁,是工业的两条腿。

目前,还是个瘸子。

说好的机器,最后都成了人机。

某种程度上。他有点理解乾隆了。

这么多廉价听话的人,干嘛搞什么机器生产?

100人搞不定,那就10000人。

累倒一批,第二批随时顶上。

这不比什么智商3岁的人工智能好用?

李郁陷入了矛盾,不能自拔。

资源有限,到底该优先发展哪一样?

地盘,人手,火器,冶金,财政,情报网,官场人脉?

……

而此时,一封信的到来,让他欣喜若狂。

福成,从潮州府托人送来了亲笔信。

“李兄见字如面,弟在潮州府甚是想念。

斗鸡玩马,打猎熬鹰,绘画抒情,兄是伯牙,弟是子期。

家父在委员任上,稳如泰山,上下关系,一团和谐。

盼兄拨冗,来粤游历,弟当扫榻相迎。”

薄薄一张纸,李郁反复读了两遍。

“李大官人,我家小主人还托我给你带个口信,他说信里不方便写。”

“2万两银子,或者对应价值的紧俏货,您自己选。千万不要推辞。”

这还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